宜都市位于長江中游鄂西南部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,具有得天獨厚的柑橘種植條件。早在公元450年,在盛弘所著《荊州記》一書中就有關于“宜都甘”的記載。
宜都柑橘栽培歷史悠久,吸引了歷代文人騷客流連駐足,為其揮毫潑墨,留下壯美詩篇。“春日清江岸,千柑二頃園。青云羞葉密,白雪避花繁。結子隨邊使,開筒近至尊。后于桃李熟,終于獻金門。”這首《橫磧柑園》,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游覽宜都橫磧橘園風光時即興而作的詩篇。詩中所提到的“橫磧”,就在陸城花廟堤附近。在清代,宜都縣令彭穎也寫下了“十里黃柑茂,何如八百桑”的佳句。直至民國時期,“橫磧建柑”“洋河垴泡柑”仍暢銷省內外。
古人有言,“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”。如今,柑橘依然是宜都的主導農業產業之一。自“宜都蜜柑”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以來,宜都市著力打造“宜都蜜柑”這個地域性公共品牌,其主要產區分布在長江沿岸的紅高片區,這里的柑橘文化尤其濃厚。
為了凸顯柑橘產業的主導地位、服務沿線企業發展,這里命名了一批和“柑橘”相關的道路,如桔城大道、桔香街、桔頌街、桔園街、桔紅路、桔和路等,寓意柑橘豐收、產業興旺。近年來,宜都在做好柑橘鮮果銷售這個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,以龍頭企業為牽引,研發以柑橘為原材料的系列深加工產品,如陳皮料酒、橘子醋、橘子罐頭等,打造了全國最完整的柑橘產業鏈,實現了對柑橘的吃干榨盡。并且還把柑橘資源與旅游相結合,深入挖掘柑橘的生態和文化價值,打造全國唯一的“國家柑橘公園”,建成宜都市柑橘文化體驗中心、土老憨橘醋莊園,構建集農業、工業、旅游業為一體的“三峽橘醋文化旅游區”,讓游客在此賞橘園生態美景、住橘鄉農家民宿、吃橘子特色美食、品橘頌歷史文化。
宜都人從小吃柑橘長大,身邊或多或少有些柑橘樹,柑橘不僅承載著宜都人的童年回憶,也是不少百姓賴以謀生的“黃金果”和“致富果”。一年好景君須記,最是橙黃橘綠時。初秋時節,大大小小的柑橘掛滿枝頭,金色的果實與綠葉交相輝映,繪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。